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是什么歌(高潮是爱与恨歌词的歌)

2022-10-20 12:16:16  作者:迷迷

一、李健《十点半的地铁》

原唱刘锦泽,原曲 D 大调,音域 B2 - #F4,李健版 bE 大调转 E,音域 C3 - #G4

在我看来,刘锦泽的这首《十点半的地铁》在第三季《中国好歌曲》里水准算还不错,但也不是特别出彩的。从写作上看,歌曲对于生活细节的抓取精准而生动,但提炼与升华的力道还可以再稍微大一点点。编曲上相对简约,当然这是《好歌曲》的节目整体定位所决定的,他们不像让过度复杂的编曲干扰受众对词曲写作品质本身的判断。旋律还算优美流畅,高音部分稍稍低了点(只碰了 #F4)但还算在合理范围内。

李健的版本在原版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了优化,效果好了不少。整体上移了音区(提了1-2key),而且扩张了歌曲段落。编曲上进行了大幅优化,细腻且富于流动感的弦乐组为叙事化的歌曲提供了饱满的情感。最关键一点变化,在于音色、语气所决定的表达方式,而这也是当时我听刘锦泽的原版隐隐感到有问题,但听过李健的版本后才恍然大悟的地方。这首歌采用了写实化的写作手法(全部主歌以及相当一部分副歌),但同时刘锦泽又采用了一种非常口语化,带有念白感的演唱方式。李宗盛用的也是类似的唱法,但唱非常有内涵、有深意的作品时,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会和歌曲文本的深度形成对比,营造出一种沧桑后的淡薄感,比如《凡人歌》,比如《山丘》。如果题材和描写已经非常具体生动了,表现手法还过于生活化、口语化的话,作品就容易僵硬死板。但是同样的词曲,由李健这种圆润绵长的音色「诵咏」出来,就蕴化出一种高于生活的诗意感(当然,弦乐组也玩命地抒情烘托气氛)。巧妙的改动。

如今回看暂时性停播的《中国好歌曲》,还是给这几年的中国乐坛提供了大量优秀作品的。除了这首《地铁》,《野子》、《悟空》、《卷珠帘》 也都曾在《歌手》舞台上被翻唱。在其他的各种场合被翻唱、改编的更是不计其数。希望《好歌曲》真的只是暂时停播。

二、迪玛希《All By Myself》

原唱 Eric Carmen,原曲 F 大调,音域 C3 - bB4,Celine Dion 录音室翻唱版(著名版本之一)A 大调转 #C 大调,音域 E3 - #F5,迪玛希版 A 大调,音域 E3 - #D6

这首《ABM》,虽然不像《一个忧伤者的求救》那样和迪玛希的气质那么契合,但也算正常水准的选曲,比之前的《天亮了》要好得多。男声原 key 翻唱女调(还是如此高难的一首歌)无论以哪个标准判定,技术难度都是极高的。纵观这九期的表现,迪玛希不论心情如何、身体状态如何、人气和名气如何,都展现了精湛而且稳定的发声技巧。决定表现效果的,大多是选曲以及改编方向上的选择。

我们抛开外在细节,会到原点重新分析。迪玛希的最大优势在于:1、音域极宽且不同发声位置之间没有明显断层;2、对超高音区有很强的控制力(音准、音量、稳定度)。那么,如何在艺术上扬长避短,也要围绕着这两个技术特点来把控音乐呈现方向。

之前说过,迪玛希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找不到能充分发挥他音域的歌曲(大多数歌手都唱不了这么宽所以歌自然也不会写那么宽啊),那么,如果他选了别人的歌同时还要把他的音域全部发挥出来,那就必须要改编。所以迪玛希每首歌到歌曲后半段都要往上翻高音(这还属于常规做法),但偶尔他还会把原曲旋律进行平移,比如《天亮了》后半部分的副歌段,就把其中一般的旋律拆到了下方八度,这次的《ABM》间奏后第一个副歌段的第一句(03:10),也把旋律下移了八度。这种做法没有必要,会破坏歌曲既有的结构和意境,歌曲的推进逻辑也不再成立。还不如老老实实等歌词处理完,等到华彩段落再进行炫高音。

迪玛希现在的高音轰炸得太多,对于高音的弱唱,以及渐强减弱的高音呈现得不足,没能充分展示他对声音的强大控制力,而这恰恰是迪玛希声音中最迷人的部分,也是演唱难度最高的。仔细想想《求救》里, B2 连续上跳到 B4 的 hook 句出现了多次,有弱唱,有强唱,但上升到 B4 之后的每一个 E5 #F5,他都唱得从容、松弛、柔和(用术语解释就是泛音丰满),而这就是优雅和魅惑感的来源。假如在这个音区段频繁强唱,音色就不由自主地坚硬锐利了起来,给人的感觉也会越来越像在用大嗓门喊高音,优雅感自然也就没有了。

上一篇:歌词走三关是什么歌(关婷娜胸围照片走关) 下一篇:一天天一遍遍是什么歌(陈淑桦陈淑桦-精选(歌林娱乐)是1974年 歌林)

最新资讯

返回顶部